|
一切,都是為了救治患者!时间:2022-01-16 1月13日8時40分,西安市胸科醫院醫護人員對患者進行晨間護理。受訪單位供圖 1月11日,在西安市第四醫院航天院區九病區,3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感染者治愈出院。 受訪單位供圖 “統籌優質醫療資源,全力以赴救治患者! “積極發揮中醫藥作用,采取‘一人一策’‘一人一方’、多學科協同和中西醫并重的治療方法! “在治療方法上,根據病情輕重、不同群體分區設置,全天24小時不間斷跟蹤研判病情! …… 這是近期每天早上,西安市胸科醫院、西安市人民醫院(西安市第四醫院)航天院區、長安區醫院3家定點救治醫院當天交班會上都要強調的內容。 自2021年12月9日西安市報告本土確診病例后,我省將醫療救治作為重中之重,緊前準備、科學施策、分類救治,力爭以最短時間、最佳方案、最優手段全力開展患者救治。 2070人確診,其中948人治愈出院——本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至今,治愈人數大幅增加,重癥患者明顯減少。僅1月14日0時至24時,陜西治愈出院患者就有104人。 晝夜奮戰救治患者 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一道道大門、一個個隔離帶,厚重的防護裝備,似乎拉遠了人與人之間距離。但即便如此也擋不住這些醫護人員的日夜努力和奮斗,他們馬不停蹄地籌謀著為患者醫治疾病,想盡辦法撫慰患者心靈。 陜西本輪疫情來勢兇猛,西安交大一附院于2021年12月30日迅速建立一支專家團隊接管西安市胸科醫院八個病區。 西安交大一附院普通外科12位醫生護士在副主任樊林帶領下,積極奔赴抗疫一線。兩年前,樊林曾參與馳援武漢抗疫,而這次本地疫情發生后,樊林更是沖鋒在前。 來到西安市胸科醫院后,樊林的工作節奏變成晝夜奮戰:穿上厚厚的防護服,在病房一待就是幾個小時;出了病房,又要根據每天查房的情況整理、總結患者的治療方案;由于收治確診患者有嚴格的流程,每天要花數小時收治新患者……一天下來,樊林顧不上好好吃頓飯。 到達西安市胸科醫院后,普外科8位醫護人員被分到新冠三科,樊林任科室主任。他們迅速對科室的“三區兩通道”做了進一步完善和改造。明確各種標識,對路線指引進行統一規劃和標注,并給每個病房外放上消毒液、衛生間放置洗手液等。 1月3日16時許,西安市胸科醫院新冠三科的醫護人員,利用消毒時間,由康復志愿者、普通外科護士聶衛紅分批次組織,帶領患者進行“站樁”訓練。作為一名堅持7年的康復志愿者,聶衛紅給病人和家屬們介紹,“站樁”的時候一定要深呼吸,但不是有意的去深呼吸,而是通過調整身體的“站樁”姿勢和鍛煉呼吸肌肉,自然而然毫不費力做到深呼吸。 “身著防護服的聶衛紅老師雖然動作有些笨拙,但傳遞的這份親切、關愛,讓患者走出病房,走出憂郁的心理,鼓舞患者戰勝疾病!弊o士長楊阿平說。 不放棄任何一個生命 不放棄一名患者,不放棄任何希望,正是這樣珍惜生命、愛護生命、尊重生命的追求,創造出一個又一個“生命奇跡”。 “非常感謝交大一附院醫護人員的辛勤付出和精心護理,多虧你們,我才能這么快康復!”1月10日,一位64歲的老人從西安市胸科醫院新冠四病區治愈出院時,激動地說。 這位老人在醫院治療了18天,曾經因病情加重被轉入ICU救治,1月3日病情穩定后轉回新冠四病區,1月10日符合出院標準順利出院。 不放棄任何一個生命!只要搶救需要,藥品、設備、多學科會診都第一時間安排到位。 “長安區醫院有一位男性確診患者突發急性心肌梗死,需要立即轉到市人民醫院緊急介入手術!1月13日16時許,一直堅守西安市人民醫院,負責確診患者救治的西安交大二附院心內科教授高登峰,在酒店調休時突然接到一通電話。 “本來是前一晚剛上完夜班,當天白天在酒店稍作休息,準備夜晚去值班。接到電話后,我來不及多想就往市人民醫院趕!备叩欠逭f。 而同一時間,在市人民醫院負責統籌指揮的西安交大二附院黨委書記鞏守平,第一時間組織心臟介入團隊,啟動應急預案。 17時30分,患者從長安區醫院被送到市人民醫院,快速送入介入手術室。 此時,介入手術室里,由高登峰等組建的介入醫護團隊,已做好術前準備。消毒、鋪巾、穿刺、造影……18時05分,隨著壓力泵最后“啪”的一聲,支架完美貼靠在了回旋支閉塞的血管病變處,造影劑“劃”出了一道“線”!患者胸悶、胸痛癥狀明顯緩解,生命體征恢復穩定。 手術僅用時35分鐘,就為患者打通了生命通道。 雖然這些醫護人員來自不同的醫院,但職業的使命感,把他們緊緊團結在一起,因為醫生的眼里只有“疾病”,醫生的心里只有患者。 用心用情溫暖患者 為了戰勝疫情,一大批護士從細處做起、從點滴入手,用專業化、精細化、科學化的服務,溫暖了患者的心,也溫暖了這個寒冬。 33歲的夏海艷,是市人民醫院的一名護士。 由于夏海艷對8歲確診患者樂樂(化名)悉心的照料,內向的樂樂在元旦送給她一份新年禮物:一幅“醫生打病毒”的彩色鉛筆手繪畫!鞍⒁,最下面這個帶翅膀會飛的就是你。我以后長大想當醫生,和您一樣,打倒病毒怪獸!睒窐氛f。 “這孩子懂事得讓人心疼,來醫院從來沒有吵鬧過。他就比我娃大一歲,我對他就跟對我娃一樣!毕暮FG說。 西安交大一附院乳腺外科的毛嘉玥被分配到西安市胸科醫院新冠七科。病區護士長安排她為感控護士,負責當班病區清潔區、污染區消殺及感控,同時也負責當班人員的穿脫防護服流程、要求的規范化管理和質控。 “作為感控護士,我進入每個病房都會進行消毒擦拭,我偶爾會見到幾個確診的小病號?粗麄兦宄、天真的眼睛,對他們總是多了些心疼!泵潍h說。 工作閑暇之余,毛嘉玥會走進病房,跟小朋友們一起玩,告訴他們要好好吃飯、聽爸爸媽媽的話,也經常給孩子們帶些糖果、巧克力等小零食。 就這樣,在新冠病房里,病人和醫護人員不知不覺間感動著彼此,成為彼此人生經歷中珍貴的一部分。 “我們就一直奮戰在第一線,在最困難最難熬的時刻,也沒有退縮。我們還將繼續戰斗,直至勝利的那一刻!泵潍h說。 精心呵護每一顆童心 恐懼、擔心、害怕,是每位新冠患兒都會產生的情緒。面對兒童患者,醫護人員要做的不僅是治病,更要安撫他們不安的情緒,激發其從心底戰勝病毒的信念。 1月5日下午,一條短視頻在網上走紅——視頻里的患兒身著寬大的防護服,形單影只地走進醫院,進入病區前,他還回頭一望。正是這一無辜眼神,令無數網友動容。 這個孩子名叫小點點,是長安區醫院收治的患者。 “進入病區前,孩子對這里十分恐懼。一直緊握著小拳頭、低頭不語!被叵肫甬斕旖邮招↑c點的場景,護士高文記憶猶新。 在長安區醫院,收治的每一位兒童患者,剛來病區時都伴有不安的情緒。 為此,長安區醫院分類施策,將有家人陪伴的孩子盡量安排與家人同住,為無家人陪伴的孩子劃分專門的兒童病區!坝写笕嗽,孩子們有安全感,恐懼情緒可大大緩解;兒童病區孩子多,大家相互交流,慢慢也就不害怕了!遍L安區醫院宣傳科的工作人員袁菁說。 小點點的母親作為確診患者,也同在醫院治療。因此,在院方協調下,小點點與媽媽都住在十八病區。 10天過去了,小點點從最初的沉默不語,到變得活潑開朗,天天與醫護人員嘮嗑、做游戲!拔乙駣W特曼一樣,打敗病毒!我最勇敢了!”小點點對高文說。 “很少有人像你這樣,這么小就和人類尚未完全摸清底細的病毒打了一場‘硬仗’。你的確是一名小勇士!”高文回復他。 小點點的媽媽看見此情此景,笑著說:“謝謝你們讓點點變得這么開心!” 小點點的變化,與醫護人員的悉心呵護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昂⒆觽儎倎淼讲^,我們醫護人員都輪流陪著他們做游戲,看書學習,聊天……喝藥、打針前后還對他們進行鼓勵,或發糖果、玩具獎勵。時間長了,孩子們就變得開朗起來,也愿意配合治療!备呶恼f。 陪伴照顧是對生病的、缺乏安全感的小患兒最有效的良藥。長安區醫院的七病區專門收治0至14歲新冠患兒。從接管七病區開始,整個醫護團隊就拿出一條最傳統,但經驗證明最管用、最能呵護孩子的辦法——全天候陪伴。對于沒有家長陪伴的孩子,醫護人員也會化身他們的臨時“父母”,對他們悉心呵護。 兒童患者小豆豆就有這樣一個“臨時媽媽”。每天陪著他吃飯、睡覺,夜深了,還會不時幫他掖被子……“她比我的親媽媽還親!”小豆豆笑著對記者說。 與此同時,醫院的后勤團隊為患兒精心制作特制餐,醫療團隊密切關注、每日研判病情,護理團隊“死盯”所有護理細節,也同時對兒童進行心理疏導……“我堅信,在大家齊心協力下,小朋友們都會勇敢戰‘疫’,最終康復出院!痹颊f。 生命無價,大愛無疆。堅守在定點醫院的醫務工作者秉持生命至上、人民至上的原則,筑起阻擊病毒的鋼鐵長城,挽救一個又一個生命,成為抗疫中確診患者戰場的生命守護者! 記者 楊靜 郭詩夢 |